響應五月九日台灣無酒日,「無酒、節酒、零酒精」!

別輕忽飲酒提高罹癌的風險

日本傳奇音樂大師,作曲家坂本龍一於3月28日不幸罹癌去世,他堅毅地面對病魔接受各樣治療,自2014年起力抗癌症長達9年。坂本龍一於2020年罹患直腸癌,台灣媒體即著重探討直腸癌之危險並衛教如何預防篩檢;而坂本先生更早在2014被診斷出咽喉癌,飲酒是咽喉癌的危險因子與如何減低罹癌風險,卻較少被討論。眾所周知,坂本龍一是一位香檳酒愛好者,更曾為香檳酒作曲演出轟動一時,而飲酒不僅提高大腸直腸癌的風險,更也是增加罹患口腔、咽喉、食道癌的重要危險因子之一。

飲酒精會導致至少七類癌症

世界衛生組織(WHO)早在2007年,已經將酒類飲料及酒精所產生的乙醛認定為人體的一級致癌物。乙醛的暴露及累積在體內會大幅提升罹癌風險。根據2023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研究統計顯示,飲酒會導致至少七類型的癌症,分別是口腔癌、咽癌、喉癌、食道癌、肝癌、大腸直腸癌與/女性乳癌,其中酒精影響女性最為顯著的是乳癌,而在台灣男性則是口腔、咽喉及食道癌!根據美國研究報導,竞然有高達一半以上一般民眾不知道飲酒會導致癌症,台灣民眾也同樣需要了解飲酒罹癌的風險。台灣酒精不耐症衞教協會與台灣酒害防治協會於今年5月9日「台灣無酒日」,特別邀請民眾一同重視「酒精不耐症」及「飲酒提高罹癌的風險」。

喝酒臉紅更易致癌, 台灣酒精不耐症者比例為全球最高

飲酒會臉紅其實是酒精不耐症者飲酒後的典型症狀,還會伴隨頭痛、心悸、嘔吐、宿醉等。飲酒後須靠體內的「乙醛去氫酶(ALDH2)」代謝酒精及酒精所產生的乙醛,酒精不耐症是遺傳性ALDH2基因缺損,導致體內缺乏乙醛去氫酶進行正常代謝。酒精不耐症是東亞人特有的遺傳性缺損。亞洲人有酒精不耐症的比例遠高於歐美人,亞洲國家中又以台灣比例最高,達47%,其次是日本的40%。所以台灣也是全球患有酒精不耐症人口比例最高的國家!若有飲酒、抽菸、嚼檳榔習慣的人,比較起單獨飲酒、抽菸或嚼檳榔罹患口腔癌、口咽癌、喉癌、食道癌的風險增加五至十倍,對重度飲酒的人來說,風險更超過三十倍。特別帶有酒精不耐症的民眾,風險更可高達百倍以上。

我有酒精不耐症嗎?

要確認自己是否有酒精不耐症的方法,除了自費去醫院或基因檢測公司進行DNA 檢測以外,還有一個很簡易的酒精棉片自我檢測方法。此法可以先用40%以上的消毒酒精或飲用酒精,將一片OK繃中央的綿片沾溼,再將OK繃貼在手臂內側的皮膚約15-20分鐘後撕開。如果酒精綿片接觸的皮膚部位有泛紅的反應,那大概就是患有酒精不耐症。不過這個檢測大概只有70-80% 的準確度。大家不妨利用無酒日在家自我測試一下。

酒精對身心各層面影響

酒精除了有大眾較為熟知的肝、膽、胰、腸胃及上消化及呼吸道等身體影響外,大腦的影響是較容易被低估的。情緒在酒精作用下,會低落憂愁更為不穩,睡眠也因酒精而淺眠、多夢、容易間斷,甚至提早醒來。除了斷片這樣的短期記憶影響外,飲酒造成的長期記憶受損也所在難免。酒駕上路帶來的生命逝去、家庭破碎的新聞,更每每刺痛你我的心。統計顯示,飲酒後增加風險最高的部分是頭部外傷,這與酒駕影響密不可分。另外接近五分之一的自殺個案,也都與飲酒有關,酒精成癮更是造成個人健康、家庭、社會極大的傷害和負擔。

2023年當代的「無酒」(五九)意義

近幾年來,越來越多跨國大型研究證實,飲酒並沒有所謂的「安全量」,過往提到少量飲酒稍微保護心血管之看法,也被更多其他疾病增加的風險所抵消!同時發現,即使少量飲酒也會增加致癌風險,這些健康風險更隨著飲酒量增加而隨之攀升! 2023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及加拿大政府也頒佈新的飲酒指引,一週可以喝的酒量以兩瓶啤酒或兩杯紅酒,或兩小杯烈酒為限。根據最新研究,飲酒是沒有安全量的,實際上酒從第一杯下肚開始,就對健康有所損傷。

五九一起無酒吧!

為了讓民眾能更了解並重視酒精的影響,台灣酒精不耐症衞教協會,於2019年首次發起5月9日為「台灣無酒日」倡議活動,目前獲得政府衞福部國民健康署與150個民間單位的認同與多方響應。今年(2023年)的「無酒日」,台灣酒精不耐症衞教協會和台灣酒害防治協會,邀請台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台灣成癮學會、輔仁大學醫學院公共衞生學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共同舉辦「台灣無酒日嘉年華」,本活動也獲得衞福部國民健康署及心理健康司的支持。5月9日當天10:00-17:00在台北市松山文創園區(南向製菸廠)有各項活動與贈品,內容豐富,邀請民眾免費參加。另外協會也邀請專業導演與演員,一同拍攝「關公再世」無酒日宣導短片。若是一千八百年前的紅臉關羽來到了現代,他將怎麼與「酒」為伍?他有酒精不耐症嗎?從他身上,我們將一同發現飲酒的影響不容小覷!盼望透過「台灣無酒日」的宣導活動,號召民眾關注飲酒的危險,飲酒對個人健康及社會的傷害,支持「無酒、節酒、零酒精」,避免健康亮紅燈。

內容出處-「台灣無酒日」聯合新聞稿 二〇二三年五月

聯合新聞稿發文單位

台灣酒精不耐症衞教協會

台灣酒害防治協會

台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

台灣成癮學會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陳哲宏博士

台灣酒精不耐症衞教協會、

台灣酒害防治協會 理事長,

美國史丹佛大學醫學院「亞洲人健康研究及教育中心」國際主任

鄭怡娟博士

台灣酒精不耐症衞教協會 秘書長

劉技謀博士

台灣酒精不耐症衞教協會 營運長

陳益乾醫師

台灣酒害防治協會 常務理事

高淑真

台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 秘書長

陳田育醫師

台灣成癮學會 秘書長

張祜銘醫師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主任

Leave your thought